到底是“以表诚意”,还是“一表诚意” ?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19-05-06 16:35
一、前几日,译联哥哥看了部电影,张艺谋导演的《影》。
 
老谋子很久不拍电影啦,之前曾传出超生的新闻报道,看来是在忙着生孩纸。
 
又过了几年,国家竟然鼓励生孩子,鼓励生二胎,这让老谋子作何感想.......
 
超生(计划外生育):
①have children outside the state plan; 
②have more children than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stipulated;
③unplanned birth
 
二胎:a second child
 
哈哈哈。上一段是插叙。
 
二、《影》这部电影确实不错,从视觉上与以往电影有本质区别:黑白配色,很有年代感。邓超孙俪夫妇的演技也超棒。
 
但是,由于译联哥哥是笔译工作者,而翻译又属于语言文字工作者,这类人员往往有个不良嗜好:找错别字。
 
虽说是找,其实并非有意找,而是无意间,错别字就闯入眼中,让你抓个正着。这是长期阅读文字培养出来的眼感~
 
三、一表诚意应为以表诚意。
 
看到这一画面,译联哥哥立马抓住一字,根据语境判断,采用以才对。当时,译联哥哥发了条朋友圈,虽然多数同学能看出哪里出错,可依然有不同声音。
 
 
于是,译联哥哥多截图几张,又发了条朋友圈,使前后语境更清晰。
 
 
孙俪饰演的子虞之妻小艾:
断指,以明志。
 
郑凯饰演的沛王:
我愿联姻,以表诚意。
 
两种表述中,以字用法均相同,是为目的在于之意,以待时机、以儆效尤、以表诚意等词语均是此用法。
 
四、但是,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,认为一字念成第四声也说得通,正如影片中郑凯的发音,甚至举例,一表诚意中一字的用法类似于一死了之。
 
当时,译联哥哥看到这样的朋友圈留言,确实也产生疑问,以至于赶紧查资料,可后来,仍坚持一表诚意为错误用法。
 
就字典注音而言,一字只有1种发音,即第一声。
 
但实际使用时,人们经常读成第二声或第四声,类似情况有多种,比如:
一派胡言、一路顺风、团结一致;
一如既往、一本正经、一决雌雄
 
虽然与字典读音有差,但字典并未收录一字的第二声与第四声发音。
 
也就是说,文字在表意,且文字有对错之分;而音调则不然,地区不同,往往发音也不同,但文字写法均相同。
 
英文及其他语言亦是如此,许多国家嘲笑印度英语的口音问题,但之前也了解到印度人嘲笑其他国家的口音。
 
因此,郑凯依然可以在电影里读成 yì biǎo chéng yì,而字幕仍显示为以表诚意。
 
经查阅北语汉语语料库,以表搭配共320处,且多半与以表诚意用法类似,但一表搭配只186处,且多半与以表诚意用法不同,此外,有相当数量搭配为一表人才,约占百处,另有一表三千里一堂五百年等用法。
 
故此,以数据说话,一表诚意显然错误。
 
 
另外,经查阅,虽无有一表诚意说法,但有一表说法,且词典有收录,与仪表同意。
 
尽管如此,译联哥哥依然建议禁用一表。还有,即使一表词典有收录,但仪表堂堂不能写成一表堂堂。
 
五、据我猜测,应是因读错音而导致字幕出错,或也并非读错音,而是类似于英文中的重读而已,为表示强调。
 
因此,查阅词典时,着重看文字解释,至于发音,可不必过多重视,当然,音调读错无碍,若拼音发错,则是严重错误。
 
单就我们中文而言,如果拿出来李白杜甫的诗歌文本,上海人看得懂,广东人看得懂,浙江人看得懂,但是,如果你让上海人、广东人、浙江人同时用上海话、粤语、浙江话朗读,结果只能是:哪一方也听不懂。
 
音调错没事,字错是大事。
 
杨幂同学之前还把莘莘学子(shēn shēn xué zǐ)读成 xīn xīn xué zǐ 呢!译联哥哥之前还把否极泰来(pǐ jí tài lái)读成 fǒu jí tài lái 呢!
 
既黑人,也自黑,嘿嘿嘿 
 
总之,一句话:
怎么说,无所谓;怎么写,有所谓。
 

接下来,哥哥给大家讲一则文盲的笑话。
 
故事的主人公叫:故宫博物院.......
 
 
前两年,故宫展品被盗,北京市公安局迅速破获此案,随后副院长纪天斌等负责人给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,表示感谢。
 
故宫博物院:the Palace Museum
 
可锦旗竟然出现错别字,舆论哗然,遭到多位语言专家批评,故宫博物院可谓是既丢物,又丢人。
 
但故宫对媒体回应称:
“锦旗上的字和‘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’里的‘撼’字同义”,并表示,做锦旗前请教过专家,用字没错。。。
但故宫未告知请教的哪位专家,甚至表示用这个字厚重。OMG,真是越描越黑,用错字还有理了,不仅有理,而且还厚重。
 
“捍”是保卫、防御之意;而“撼”则是摇动之意。祖国是让你捍卫的,不是让你去摇动的!你摇动祖国干嘛?
 
也难怪故宫展品会被盗,副院长连字都搞不懂,可见其不注重细节。
 
明明是错字,偏偏要说是对的。这不禁让译联哥哥想起来指鹿为马的故事。
 
这就是杠精呀!
 
我们要坚持正确用法,摒弃错误用法,要不然,以讹传讹,只能导致错者成对,对者,反而成错。
 
这样是悲剧呀,筒子们